top of page

當「生產力焦慮」遇上生成式智慧:我們該如何教導AI,才能優雅地「偷懶」?



當「生產力焦慮」遇上生成式智慧:我們該如何教導AI,才能優雅地「偷懶」?


最近,「生產力焦慮」這個詞,像個揮之不去的老友,時不時跑出來拍拍我的肩。尤其當我看着身邊那些總在追趕時間、填滿行程、生怕一秒鐘鬆懈就落後的年輕夥伴,或是自己內心偶爾冒出的「今天好像沒做什麼大事」的嘆息,就覺得這份焦慮,簡直是當代人共同的慢性病。

而生成式AI,這個像魔法師一樣能瞬間變出文字、圖片、程式碼的科技新寵,非但沒有成為解藥,反而像一把雙刃劍,時不時地劃破這份焦慮的表面。我們看到AI可以秒速產出一份報告、一個設計初稿,甚至一首歌曲。當AI彷彿擁有「超能力」般地將「不可能的任務」變得輕而易舉,我們那些拼盡全力、熬夜奮鬥換來的「生產力」,瞬間變得有點渺小。

這時候,一種類似「AI焦慮」的變種,悄悄萌芽——我害怕AI做得比我更快、更好,我害怕我的努力變得廉價,我甚至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AI取代。

身為一位曾經在影視廣告界打滾多年,如今又擁抱AI科技的創作者,我太明白這種感覺了。電影裡,我們追求每一個鏡頭的完美,每一次剪輯的節奏;廣告裡,我們絞盡腦汁讓一個概念深入人心。這些都需要時間、經驗、情感的沉澱。而AI,卻像個擁有無限時間和資源的助手,能在一瞬間將你的模糊想法,具象化成可以互動的成品。

幾年前,我還是那個埋頭苦幹的導演,每一幀畫面都要親自推敲。現在,我能讓AI幫我生成初步的分鏡腳本,甚至預覽不同風格的視覺效果。這感覺,就像從以前需要自己爬一座山,到現在有了一台直升機。起初,我會覺得,這是不是太「輕鬆」了?是不是失掉了攀登的艱辛與樂趣?


但慢慢地,我發現,問題不在於AI有多快,而在於我們如何「指揮」它。AI的「生產力」,其實是我們賦予它的。而我們內心的「生產力焦慮」,也源於我們將「生產力」等同於「重複性的勞動」和「填滿時間」。


生成式AI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能把我們從機械性的、重複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它就像一個學徒,能迅速學習我們給予的指令,然後模仿、組合、生成。然而,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是那個模仿最像的人,而是那個能提出最獨特想法、最精準指令的人。


所以,我們該如何教導AI,才能優雅地「偷懶」?這裡的「偷懶」,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而是讓AI為我們「偷」走那些無謂的、耗費心力的細節,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做更有創造性、更有價值的事。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頂尖的建築師。你不需要親自動手搬磚、攪拌水泥。你的價值,在於你的設計理念、空間佈局、對居住者需求的深刻理解。AI,在這個情境下,就像一個無比精準的建築團隊,能根據你的藍圖,精確地繪製細節、計算結構、生成施工方案。你「偷」到的,是時間,是體力,是那些重複性的勞動。你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思考建築背後的文化意涵,或是與客戶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

要讓AI為我們「優雅地偷懶」,我們需要教會它:

第一,指令的藝術。我們要從「請幫我寫一篇關於…的文章」進化到「請以一位對歷史有深刻見解的學者角度,寫一篇探討…的文章,強調…,並運用…的比喻,在結尾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對自己的目標、想傳達的情感、期望的風格有清晰的認知。AI是工具,指令越精準,工具越好用。


第二,判斷的智慧。AI生成的一切,都需要我們的眼睛去審視,我們的經驗去過濾。它可能生成一個完美的草稿,但那份「完美」,可能缺少了人情味,或是與我們的最終目標有細微的偏差。學會辨別AI的優劣,取捨它的成果,這本身就是一種進階的「生產力」。這就像一位優秀的編輯,知道如何從海量的素材中,挑選出最適合的文字。


第三,重塑「生產力」的定義。生產力不該只是「做的事情多」,更應該是「產生價值多」。當AI幫你完成了80%的基礎工作,你用剩下的20%時間,將它打磨成一件獨一無二、充滿你個人印記的作品,這才是真正的「高生產力」。這就像一位優秀的音樂人,他可能讓AI幫他編奏出複雜的背景音樂,但他親自填詞、譜寫主旋律,用他的靈魂注入這首樂曲。


AI的出現,逼迫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人類獨有的價值。是創造力?是同理心?是深刻的洞察力?是連結情感的能力?這些,都不是AI能輕易複製的。當我們學會利用AI來處理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們就有更多的空間,去放大和展現這些我們獨有的能力。


我常跟我的學生說,AI不是來取代你的,而是來讓你變得更強大的。它是一個放大器,放大你的想法、你的效率,甚至你內心的熱情。與其被「生產力焦慮」吞噬,不如擁抱生成式智慧,學習如何讓它成為你手中最順手的畫筆、最鋒利的鑿子,去雕刻出你心中所想的世界。


當你學會如何精準地下達指令,學會如何用你的智慧判斷AI的成果,你會發現,那些讓你焦慮的「生產力」壓力,逐漸轉化為一種「解放感」。你不再是那個埋頭苦幹的工人,而是那個運籌帷幄的藝術家、指揮家,或是你夢想中的任何一種角色。


在香港AI培訓學院(Hong Kong AI-SOLVE Academy),我們不只教你如何使用AI工具,更帶你一起探索,如何將AI融入你的創意流程,如何用AI放大你的價值。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潛藏著無窮的「AI超能力」,只待我們去發掘和解鎖。


如果你也渴望擺脫生產力的泥沼,讓AI成為你實現創意的翅膀,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解鎖AI超能力 - AI實戰講座」。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優雅地「偷懶」,重新定義你的生產力,找回你對工作和生活最初的熱情。


留言


© 2025 香港AI培訓學院 

 

聯絡我們

  • Whatsapp
  • Instagram
  • Facebook

+852 6757 7206     admin@hkai-solve.com

九龍灣常悦道21號Eastmark6樓601室     Unit 601, 6/F, Eastmark,No. 21 Sheung Yuet Road, Kowloon Ba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