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I 世代的真正壓力:基礎被侵蝕、節奏追唔切

  • 作家相片: 林漢然 Leonard
    林漢然 Leonard
  • 15false3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讀畢需時 2 分鐘
ree

AI 世代的真正壓力:基礎被侵蝕、節奏追唔切 AI 發展得太快,快到唔少年輕人覺得追唔上。最深層嘅衝擊,其實唔係「工具變多」,而係——基礎能力被慢慢侵蝕,同埋 人類節奏追唔切科技。


基礎功被沖走:快咗,但變淺咗


過去嘅學習靠:查資料、核對、分析、推敲、修改。呢啲痛苦嘅過程,其實係構成:


判斷力


耐性


分析力


深度思考


解難能力


但而家:


唔識?問 AI


報告?AI 寫


數據?AI 分析


結果係:


識用工具變得容易,但識諗變得稀有。


速度越快,深度越少;越方便,越難真正理解。未來真正值錢嘅唔係「快」,而係:

邏輯、深度、獨立判斷。



如果基礎再弱落去:下一代會出現咩現象?


(1)判斷力下降


資訊全部由 AI 整合,人會愈來愈難識得分真假、分質素。


(2)專注力碎片化


節奏太快,年輕人愈來愈難做深度工作,一做難嘢就容易放棄。


(3)創意「模板化」


人人都靠 AI 起稿,作品愈來愈似,缺乏風格;真正有深度嘅創作會變得罕有。


(4)焦慮感提升


科技更新太快,驚自己追唔上、成日比較、追唔切的壓力會變成日常。


(5)社會兩極化


未來會變成兩類人:


少數:懂分析、懂整合、懂判斷的人(高價值)


多數:只識跟 AI 步驟做嘢的人(易被取代)



未來世界的落地場景


(1)公司出現兩種員工


懂用 AI 做決策的人 → 越來越值錢


靠 AI 指令做執行的人 → 競爭激烈、易被替代


(2)創意行業變「AI 工廠」


顏色似、風格似、敘事方式似;真正有風格的人反而更搶手。


(3)教育與職場同步改革


學校:更多 oral exam、現場寫作、理解與分析


職場:KPI 由「做咗幾多」變成「點樣諗」


中層:只識叫 AI 做嘢、唔識判斷 → 會被淘汰


(4)真假難分,判斷力成為生存技能


AI 假新聞、假圖、假片爆增;分辨真偽變成必要能力。


(5)情緒負擔加劇


更新太快 → 焦慮太快;工具多咗,但人反而更累。



AI 係一面照妖鏡,照出邊啲人能適應變化,邊啲人會被浪潮推走。


真正強嘅人唔係跑得最快,而係:


肯深耕


肯理解


肯打好基礎


肯持續成長


AI 可以負責快;

深度、穩定、判斷力——只屬於人類。 歡迎參加我們的「解鎖 AI 超能力 - AI 實戰講座」,深入探討如何在 AI 時代精準定位你的專業價值與決策角色。 報名連結:https://www.hkai-solve-academy.com/ai-superpower?utm_source=blogpost


留言


© 2025 香港AI培訓學院 

 

聯絡我們

  • Whatsapp
  • Instagram
  • Facebook

+852 6757 7206     admin@hkai-solve.com

九龍灣常悦道21號Eastmark6樓601室     Unit 601, 6/F, Eastmark,No. 21 Sheung Yuet Road, Kowloon Ba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