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創作與AI的平衡:在AI輔助的生產力裡,我們如何定義「徒勞的重複」與「真正的創造」?

我記得剛入行做廣告製作的時候,熬夜是家常便飯。為了尋找一個最好的鏡頭,一個最交代到故事的剪接方法,耐何只牽涉一兩秒的事,也會研究這一兩秒的細節可如何把它做好,我們會不斷地嘗試、修改、推翻再修改,很累,但知道是必須的。那時候,創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一種對極致的追求。每一次的成功,都伴隨著精疲力盡後的狂喜。那種感覺,就像是親手爬上了一座高山,汗水和風景一樣深刻。


但現在呢?AI可以瞬間生成幾十個廣告文案、幾百個視覺概念。它可以幫你分析用戶數據,預測流行趨勢,甚至寫出像模像樣的劇本。效率高得嚇人。客戶的修改意見,AI可以在幾秒鐘內回應,而且還能提供多個方案。乍看之下,我們好像擺脫了無數次的「徒勞的重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產力時代。亦有人認為AI會令創作變得無意義、搶飯碗、創作力失衡等。我個人認為,失衡還是更平衡,是個人選選。創作與AI的平衡絕對是一個我們可自行決定的事,甚至乎是我們作為創作者需要堅持的事。


然而,當我用AI去生成一些視覺素材,然後再看著它們,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空虛。它們很完美,很符合「商業邏輯」,但總感覺少了點什麼——那種屬於人類獨有的、帶點粗糙卻充滿生命力的「味道」。就像一個雕塑家,用上了最先進的3D列印機,作品精準無比,卻失去了手工雕琢的溫度和每一次下刀的猶豫與決斷。


徒勞的重複

這讓我想起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被眾神懲罰,日復一日地將巨石推上山頂,卻在到達頂峰後,石頭又滾了下去。他的懲罰,是永恆的重複,是毫無意義的勞動。在AI時代,我們看似擺脫了許多低階的重複,進入了高效的生產模式,但我們有沒有可能,在追求「效率」的過程中,推著另一塊石頭,一塊更大的、更難被察覺的「徒勞」之石?


真正的「徒勞的重複」,或許不是指那些機械式的、缺乏思考的勞動,而是指那些將我們從真正有價值的思考和情感連結中抽離出來的過程。當我們過度依賴AI去生成內容,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當我們將所有時間都用來優化AI生成的結果,而不再願意深入地探索和感受;當我們對機械化的產出感到麻木,卻依然在「完成任務」這個遊戲裡奔波。這,或許才是當代西西弗斯的困境。


那麼,「真正的創造」又在哪裡?我認為,它不在於「從零到一」的絕對原創,也不在於「效率至上」的機械式執行。真正的創造,是當我們能夠將AI作為我們的「夥伴」或「工具」,去放大我們的情感、深化我們的洞察、拓展我們的想像力。


做得到是客觀的,做得好是主觀的

好像這個專欄般,一向多想法的我,有無數渠道讓我表達及抒發,但一直最缺乏的時間讓我想表達也沒有時間表達。坦白說,這些文章AI有沒有參與,我說沒有大家也不會相信吧,但我堅持的是,AI只是我的助手、編輯,聲音是我的、內容是我的、想法是我的。 很多事情AI能做到,但你選擇用在哪一部份,選擇是你的。就等如你請了一個非常勤快的助手,你會不會他做甚麽都讓他決定,望也不望一眼,全收他給你的成品,只是因為「他甚麽都做到,他做事很快手」?做得到和做得好還是有個分別,做得到是客觀的,做得好是主觀的,主觀的事,交給我們人類吧。


我早前在籌備一個關於香港本土文化的紀錄片,AI幫我快速梳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採訪素材,節省了許多前期研究的時間。但是,當我面對那些影像,去感受那些老一輩香港人的故事,去捕捉他們眼神中的滄桑與溫柔,去思考這座城市變遷背後的情感脈絡時,AI就無能為力了。那個決定哪個鏡頭最能觸動人心、每個鏡頭停留幾多秒才表達到情緒、哪個音樂能引發共鳴的「判斷」,始終在我這裡。


AI可以模擬很多東西,但它無法真正「感受」。它沒有童年時在巷口玩耍的記憶,沒有第一次戀愛的心跳加速,沒有失去親人的錐心之痛。這些人類獨有的情感體驗,才是創造力的源泉。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用AI去取代我們的思考和感受,而是運用AI來幫助我們更清晰、更準確地表達這些思考和感受。


當我們能夠問出「AI,幫我找尋在這個時代,人們如何處理失落感?」而不是「AI,幫我寫一個關於失落感的劇本」,那才是我們正在掌握AI,而不是被AI所駕馭。我們將AI的「強大計算力」,與人類獨有的「情感智慧」結合,這才是解鎖「真正的創造」的鑰匙。


我創立香港AI培訓學院(Hong Kong AI-SOLVE Academy),正是希望幫助大家跨越這道門檻。我們不是要教你如何讓AI把你變成一個沒有感情的生產機器,而是要教你如何利用AI,去重新發現你的熱情,去提升你的效率,讓你能夠從那些「徒勞的重複」中解放出來,去專注於那些真正讓你心跳加速、讓你覺得「活著」的事情。


如果你也覺得,在這個AI輔助的時代,你推著石頭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如果你想釐清「徒勞」與「價值」的界線,如果你渴望在科技浪潮中,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創造力,那麼,來參加我們的「解鎖AI超能力 - AI實戰講座」吧。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與AI共舞,在效率的神殿裡,雕刻出有溫度、有故事、有靈魂的「真正創造」。


留言


© 2025 香港AI培訓學院 

 

聯絡我們

  • Whatsapp
  • Instagram
  • Facebook

+852 6757 7206     admin@hkai-solve.com

九龍灣常悦道21號Eastmark6樓601室     Unit 601, 6/F, Eastmark,No. 21 Sheung Yuet Road, Kowloon Bay

bottom of page